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内部员工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井地质 > 解决方案 > 信息内容 我要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矿井物探网 - 矿井地质 - 浅析YCS512矿用本安型探水仪参数
 
 
浅析YCS512矿用本安型探水仪参数
信息来源:网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14-7-4   浏览次数:6184
一、选择不同发射线圈匝数
1、原始数据分析
    首先对采集数据稳定性分析(同一测点采集多组数据)如图1a、1b。


    由上图a、b分析10匝同测点、20匝同测点采集的多组数据一致性相对良好,10匝五组数据中在1uv以下一致性良好;在同测点数据一致的条件下,在10匝、20匝的五组数据中分别抽出一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10匝、20匝信号在线圈匝数、发射电流值等变化条件下,信号变化趋势,如图1c;
    从图1c可以看出在10匝相对于20匝的关断时间短,信号在衰减段趋势基本一致,从两组信号差值来分析得在10匝、20匝衰减段的差值在双对数坐标衰减趋势基本一致;

2、全区算法的10匝、20匝阻率、测深对比
    在瞬变电磁中,装置和深度关系中最大测深公式I为电流、N为匝数、S为线圈截面积、σ为所测地层电导率、Vmin为接收灵敏度(探测信号最小值);探测地点、仪器相同,电导率σ、接收灵敏度Vmin、接收线圈截面积S相同条件下;最大深度对比主要对比发射电流I和发射线圈匝数;在瞬变电磁中,观测时间和深度的关系,探测深度主要由观测时间决定,激励源发出的瞬态脉冲以有限速度经过一定时间到达地下异常体处,再经由同样的时间返回地面为接收仪器所接收.因此要探测一定深度处的地质体,至少要有电磁波往返所需的时间;瞬变电磁扩散深度公式得在探测条件一定,理论上采样时间越长达到的深度越深;如下图2a。
    2a分析可得,在同一探测地点条件下,全区算法得出的阻率,10匝、20匝在暂态后,10匝的视阻率基本和20匝视阻率相同,差值在暂态后无限趋近于0;全区算法得出的测深,同一时间20匝较于10匝的测深要大,20匝与10匝的测深差值在暂态后呈现逐渐递增关系。

    以上可得,10匝、20匝全区算法在同一探测地点条件下,10匝视电阻率与20匝的视电阻率在暂态后大小基本一致,在同一时间20匝测深较10匝的要大,20匝与10匝的测深差值在暂态后呈现逐渐递增关系;本次数据采集在井下,井下采集的数据存在金属、线缆等干扰,对数据分析有一定影响,本次干扰主要为金属干扰。
二、选择不同观测时窗、测道数
    数据由晋东南陈茂、施劲松提供,数据采集如下,同一地方布置一条测线,在频率6.25Hz、叠加次数32、中心线圈(发射线圈1.5m×1.5m、10匝、20匝,接收射线圈0.8m×0.8m、20匝),分别用对数时窗、80测道、10匝、20匝采集2组,对数时窗、90测道、10匝、20匝采集2组数据,线性时窗、90测道、10匝、20匝采集2组数据,一共采集6组数据;对数据处理结果如下图3a、3b。
    3a可以看出对数时窗90测道整体相对80测道分辨率高,特别是在6-19深度;线性时窗比对数时窗在浅部分辨率高,特别是在1-11深度;从图3b可以看出对数时窗90测道整体比80测道分辨率高;线性时窗与对数时窗相比,主要是在浅部分辨率相对跟高,特别是在3~17深度;从图3a、3b可得,20匝的发射线圈比10匝发射线圈的盲区、阻率、测深等要大。
    以上可得,10匝、20匝全区算法在置参一致条件下,20匝测深比10匝的要大、盲区大;相同匝数、观测视窗条件下,90测道比80测道分辨率高,本次差距不是很明显;相同匝数,线性时窗比对数时窗在浅部分辨率高,本次效果很明显;探测条件相对好的条件下,为了更好的减小盲区,精准探测,在探测时可使用发射线圈10匝,线性时窗(不同发射频率对应线性时窗的测道数建议使用如下,2.5Hz对应100测道,6.25Hz对应90测道,12.5Hz对应70测道);具体探测目的,可根据实际来选择线圈匝数,观测时窗,测道数,发射频率等。

上一篇: 中国煤田地质特征
下一篇: 地质年代
 
   
  本站推荐  
 
    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
    淮南矿区底板灰岩水电法探测模拟实验研...
    矿床充水因素(一)...
    煤层厚度的观测...
    瞬变电磁数据采集抗干扰措施...
    煤系和地层...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中国煤田地质特征...
    浅析YCS512矿用本安型探水仪参数...
    地质年代...
    构造地质学基础常识(十六)...
    煤矿地质日常基础工作九问...
    矿井防治水专业名词...
    龙泉矿4201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法技...
    构造地质学基础常识...
    构造地质学基础常识...
    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矿井地质工作...
    岩浆侵入...
    岩溶陷落柱的形态及其结构特征...
 
   产品类别  
 
  地震仪器   电法仪器   瞬变仪器
  坑透仪器   化探仪器   地测仪器
  钻孔仪器
 
产品咨询热线:0591-83827186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内部员工系统 | Copyright 2012-2015,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35085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68号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地 球物理研究所 安徽理工大学物探研究中心 安徽惠洲地下灾害研究设计院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www.kjwt.cn◆◆◆中国矿井物探网.中国 ◆◆◆ www.kjwt.org
本站已有 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