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矿井防治水专业名词 |
信息来源:网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14-4-29 浏览次数:4635 |
晋东南办事处 孙志强 1、矿井水害: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增加吨煤成本,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矿井水,都称为矿井水害。 2、矿井突水:指煤矿在正常生产中,大量地下水突然集中涌入井巷的现象。 3、重大突水事故:指突水量首次达到300m³/h以上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突水事故。 4、老空:采空区、老窑和已经报废井巷的总称。 5、老空水:包括古井、小窑、矿井采空区及废老塘的积水等。 6、采空区:回采以后不再维护的空间。 7、水淹区域:被水淹没的井巷和被水淹没的老空的总称。 8、矿井正常涌水量:矿井开采期间,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 9、矿井最大涌水量:矿井开采期间,正常情况下矿井涌水量的高峰值。 10、矿井突水量:含水层或含水体中的水突破隔水体而突然进入采掘系统空间的水量。 11、安全水头值:隔水层能承受含水层的最大水头压力值。 12、防隔水煤(岩)柱:为确保近水体下安全采煤而留设的煤层开采上(下)限至水体底(顶)界之间的煤岩层区段。 13、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则:是指“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预测预报”是指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对水害做出分析判断;“有疑必探”是指对可能构成水害威胁或水情不明的区域,采用钻探、物探、化探等综合技术手段查明或排除水害;“先探后掘”是指先综合探放,确定巷道掘进没有水害威胁后再掘进;“先治后采”是指根据查明的水害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排除水害隐患后,再安排回采。 14、“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防”主要指合理留设各类防水煤柱;“堵”主要指注浆封堵具有突水威胁的含水层;“疏”主要指探放老空水和对承压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排”主要指完善矿井排水系统;“截”主要指加强地表水的截流治理。 15、探放水:包括探水和放水两个方面。探水是指采矿过程中用超前勘探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等水体的具体空间位置和状况等,其目的是为有效地防治矿井水害做好必要的准备。放水是指为了预防水害事故,在探明情况后采取钻孔等安全方法将水体放出。 16、冒落带:由采煤引起的上覆岩层破裂并向采空区垮落的岩层范围。 17、导水裂缝带:冒落带上方一定范围内的岩层发生断裂,产生裂缝,且具有导水性的岩层范围。 18、抽冒:在浅部厚煤层、急倾斜煤层及断层破碎带和基岩风化带附近采煤或掘巷时,顶板岩层或煤层本身在较小范围内垮落超过正常高度的现象。 19、带压开采:在具有承压水压力的含水层上进行的采煤。 20、隔水层厚度:是指开采煤层底板至含水层顶面之间隔水的完整岩层的厚度。若隔水层为某些原生或次生构造裂隙穿切,造成一定的原始导水高度带时,隔水层的厚度(m)值应该是煤层底板至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地层厚度减去原始导高之后的数值。由于原始导高的值受不同构造与岩性的影响而变化,故要实际探测确定。 21、“三图—双预测法”:它是解决煤层顶板充水水源、通道和强度三大问题的顶板水害评价方法。“三图“是指: 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图和顶板涌(突)水条件综合分区图;“双预测“是指:顶板充水含水层预处理前、后回采工作面分段和整体工程涌水量预测。 22、“五图双系数法”:五图指底板保护层破坏深度等值线图、底板保护层厚度等值线图、煤层底板上水头等值线图、有效保护层厚度等值线图、带水压开采评价图,双系指带压系数和突水系数。 23、“脆弱性指数法”:它是将可确定底板突水多种主控因素权重系数的信息集成与具有强大空间信息分析处理功能的GIS耦合于一体的煤层底板水害评价方法。 2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根据矿井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或者突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等4种。 25、西北地区根据矿井涌水量划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类型:(1)简单:矿井正常涌水量≤90m³/h、 矿井最大涌水量≤210m³/h 、矿井突水量无;(2)中等:90m³/h<矿井正常涌水量≤180m³/h、210m³/h<矿井最大涌水量≤600m³/h 、矿井突水量≤180m³/h;(3)复杂:180m³/h<矿井正常涌水量≤1200m³/h、600m³/h<矿井最大涌水量≤2100m³/h、600m³/h<矿井突水量≤1800m³/h;(4)极复杂:矿井正常涌水量>1200m³/h、矿井最大涌水量>2100m³/h 、矿井突水量>1800m³/h 。注:矿井正常涌水量、矿井最大涌水量、矿井突水量中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26、矿井充水条件:主要是指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充水强度。充水水源是指矿井水来源;充水通道是指水源进入矿井的通道。 27、地质报告:一般可分为普查、详查和精查(勘探)地质报告。 28、含水层:能透过和给出相当水量的岩层。 29、隔水层:不能透过和给出水量(透水和给水量均微不足道)的岩层。 30、透水层:能透水但给出水量微弱(比较含水层而言)的岩层。 31、“三防”:指防洪、防排水、防雷电。 32、矿井充水性图:是综合记录井下实测水文地质资料的图纸,是分析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及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矿井水害防治的必备图纸。一般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作底图进行编制,比例尺为1:2000~1:5000。 33、地表水体:是指矿区(井)内所有的河流、水渠、湖泊、积水区、山塘和水库等。 34、矿井排水系统:包括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水仓、水沟等。
矿井水害类型

|
上一篇: 煤矿地质日常基础工作九问 下一篇: 龙泉矿4201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法技术应用报告 |
|
|
|
|
|
|
|
|
|
 |
 |
 |
|
产品类别 |
|
 |
 |
 |
|
|
|
 |
 |
 |
产品咨询热线:0591-83827186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