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地质年代 |
信息来源:网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14-7-4 浏览次数:5473 |
地质年代系指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它有两层含义,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及地质体形成或事件发生距今有多少年。前者称为相对年代,后者称为绝对年代。在描述地质体或地质事件的年代时,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
一、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1、地层层序率 地层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层状岩石(含沉积物)。层状岩石泛称为岩层。地层形成时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较老的地层先形成,位于较下部位,较新的地层后形成,覆于较上部位。简而言之,原始产出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规律。这就是地层层序率或称叠置原理。他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
如果地层因构造运动而倾斜,则顺倾斜方向的地层新,反倾斜方向的地层老。有时,因发生构造运动,地层层序倒转,即上下关系颠倒。此时必须利用沉积岩的沉积构造(泥裂、波痕、雨痕、交错层等),来判断岩层的顶面和底面,恢复其原始层序,以定其相对的新老关系。
2、生物层序率 埋藏在岩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动物的骨骼、甲壳、足迹、蛋、粪以及植物的根、茎、叶或其痕迹均可称为化石。一般,保存为化石的生物实体,都已不同程度的受到地质作用改造,如被某种矿物质(如碳酸钙、二氧化硅、黄铁矿等)充填或交代成化石,或生物遗体中所含不稳定成分挥发逸去,仅留下碳质薄膜等,尽管如此,生物遗体的结构可以保持不变。
生物的演变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因此,一般来说,年代越老的地层中所含生物越原始、越简单、越低级;年代越新的地层中所含生物越进步、越复杂、越高级。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其组合,而在相同时期且在相同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地层,只要原先的海洋或陆地相通,都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其组合,这就是生物层序率。
综合生物层序率与生物层序率的规律并加以运用,这就为系统地划分和对比不同地方的地层,恢复地层形成顺序的基本方法,从而为研究生物的演化阶段和全过程奠定了基础。
应该指出,有些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虽然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他们的特征没有明显变化。如舌形贝从5亿多年前即已在海洋中出现,至今仍然存在。因而这种化石对于确定地层年代意义不大。对于研究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应该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这种化石成为标准化石。
3、切割率或穿插关系 就侵入岩与围岩的关系说来,总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这就是切割率。这一原理还可以用来确定有交切关系或包裹关系的任何两地质体或地质界面的新老关系。即包裹者新,被包裹者老。如侵入岩中捕掳体的形成年代老;砾岩中砾石形成的年代比砾岩的年代老。
二、地质年代表 1、地质年代表的建立 按年代先后把地质历史进行系统性编年,列出“地质年代表”。它的内容包括各个地质年代单位、名称、代号和同位素年龄值等。它反映了地壳中无机界(矿物、岩石)与有机界(动、植物)演化的顺序、过程和阶段。地质年代表的建立,是根据对世界各地的地层进行系统划分对比的结果。地质年代表中具有不同级别的地质年代表中具有不同级别的地质年代单位。最大一级的地质年代单位为“宙”,次一级单位为“代”,第三级单位为“纪”,第四纪单位为“世”。与地质年代单位相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为:宇、界、系、统,它们是在各级地质年代单位内形成的地层。
2、地质年代表 由表格可见,各个代、纪的延续时间是不一样的,年代越老者延续时间越长,年代越新者延续时间越短。造成这一情况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年代越新者保留下来的地质记录越全,划分越细致,另一原因是在地质年代单位划分时考虑到生物进化的阶段性。各年代单位时间跨度较短的仍是与生物的进化速度逐步加快有关,这也是地质环境演化速度逐步加快的反映。

|
上一篇: 浅析YCS512矿用本安型探水仪参数 下一篇: 构造地质学基础常识(十六) |
|
|
|
|
|
|
|
|
|
 |
 |
 |
|
产品类别 |
|
 |
 |
 |
|
|
|
 |
 |
 |
产品咨询热线:0591-83827186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