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内部员工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矿井地质 > 常见地质问题 > 信息内容 我要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矿井物探网 - 矿井地质 - 褶皱
 
 
褶皱
信息来源:网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13-11-13   浏览次数:9086

    褶皱的概念

  褶皱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构造型式, 是地壳中最引人注目的地质构造。褶皱是由岩石中原来近于平直的各种面(例如层理面)受力发生弯曲而表现出来的变形,如图一所示。形成褶皱的变形面绝大多数是沉积岩的岩层面,变质岩中的劈理、片理、片麻理以及岩浆岩中的原生流面也可变形褶皱弯曲。但褶皱构造还是在沉积岩层中最为发育, 它形象地反映了岩石曾经发生过塑性变形。褶皱的形状千姿百态, 复杂多样。褶皱的规模差别极大, 小到岩石手标本或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微型褶皱, 大到只有在卫星照片上才能完整地观察到的区域性大型褶皱。  


图一 褶皱
  褶皱的基本类型
  根据褶皱形态和组成褶皱的地层,可以将褶皱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背斜和向斜,如图二所示。背斜是指岩层变形向上弯曲, 其核心部位的岩层时代较老, 两侧岩层的时代依次变新。向斜是指岩层变形向下弯曲, 其核心部位的岩层时代较新, 两侧岩层时代依次变老。  

图二 背斜向斜
  褶皱的要素
  为了正确地描述和研究褶皱,首先要了解褶皱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也就是褶皱的要素)以及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褶皱的主要要素有:①核部:指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简称核;②翼部:指褶皱核部两侧的地层,简称翼;③枢纽:在褶皱的横剖面上,同一褶皱岩层的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叫枢纽;④轴面:一个褶皱内各相邻褶皱面上的枢纽连成的面,它是大致平分褶皱两翼的对称面;⑤轴迹:褶皱轴面与地面的交线;⑥转折端:褶皱一翼向另一翼过渡的的部分;⑦脊、脊线、脊面;⑧槽、槽线、槽面;⑨脊迹和槽迹。如图三所示。  

图三 褶皱的要素
褶皱的形态描述
  (1)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褶皱可以描述为:① 直立褶皱: 褶皱轴面直立或近于直立, 两翼岩层产状倾向相反, 倾角相等或近于相等;②斜歪褶皱: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 但倾角不等,一翼稍陡,另一翼稍缓;③倒转褶皱: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岩层正常,另一翼岩层倒转;④平卧褶皱:褶皱轴面水平或近于水平,一翼岩层正常,另一翼岩层倒转;⑤ 翻卷褶皱:轴面弯曲的平卧褶皱。褶皱形态如图四所示。
  (2)根据褶皱面(或转折端)的弯曲形态可将褶皱描述为:①圆弧褶皱:褶皱面呈圆弧形弯曲;②尖棱褶皱:两翼褶皱面平直相交,转折端呈尖角状,且两翼等长;两翼不等长的尖棱褶皱叫膝褶褶皱;③ 箱状褶皱:褶皱两翼陡,转折端平直,呈箱状,常具一对共轭轴面;④扇状褶皱:两翼岩层均倒转,褶皱面呈扇状弯曲;⑤挠曲:缓倾斜岩层中一段突然变陡,呈台阶状弯曲。褶皱形态如图五、图六所示。
  图四 直立褶皱 斜歪褶皱 倒转褶皱 平卧褶皱
  图五 圆弧褶皱 尖棱褶皱
  图六 箱状褶皱 扇状褶皱
  (3)根据翼间角(构成褶皱两翼的同一褶皱面的拐点的切线的夹角称为翼间角)的大小可将褶皱描述为:①平缓褶皱:翼间角>120°;②开阔褶皱:翼间角70°~120°;③闭合褶皱:翼间角30°~70°;④紧闭褶皱:翼间角5°~30°;⑤等斜褶皱:翼间角近于0°两翼岩层产状近于平行。如图七所示。
  图七 根据翼间角描述的褶皱
  (4)根据褶皱的对称性,可以将褶皱描述为:①对称褶皱:褶皱轴面与褶皱包络面垂直,而且两翼的长度和厚度也基本相等;②不对称褶皱:褶皱的轴面与该褶皱的包络面斜交,而且两翼的长度和厚度不相等。褶皱形态如图八所示。
  图八 对称褶皱与不对称褶皱
  (5)根据褶皱的平面轮廓,即根据褶皱的某一岩层面在平面上出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之比,将褶皱描述为:①线状褶皱:褶皱的纵向和横向长度之比大于10:1,这是一种狭长形的褶皱,褶皱形态如图九所示;② 短轴褶皱:褶皱的纵向和横向长度之比在3:1-10:1之间;③穹隆构造:背斜构造的纵向和横向长度之比小于3:1;④构造盆地: 向斜构造的纵向和横向长度之比小于3:1,褶皱面从四周向中心倾斜。褶皱形态如图十所示。
 
  图九 线状褶皱
  图十 穹窿构造和构造盆地
上一篇: 矿井瓦斯及防治知识
下一篇: 峒室围岩松动圈震波探测技术与应用
 
   
  本站推荐  
 
    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
    淮南矿区底板灰岩水电法探测模拟实验研...
    矿床充水因素(一)...
    煤层厚度的观测...
    瞬变电磁数据采集抗干扰措施...
    煤系和地层...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中国煤田地质特征...
    浅析YCS512矿用本安型探水仪参数...
    地质年代...
    构造地质学基础常识(十六)...
    煤矿地质日常基础工作九问...
    矿井防治水专业名词...
    龙泉矿4201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法技...
    构造地质学基础常识...
    构造地质学基础常识...
    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矿井地质工作...
    岩浆侵入...
    岩溶陷落柱的形态及其结构特征...
 
   产品类别  
 
  地震仪器   电法仪器   瞬变仪器
  坑透仪器   化探仪器   地测仪器
  钻孔仪器
 
产品咨询热线:0591-83827186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内部员工系统 | Copyright 2012-2015,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35085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68号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地 球物理研究所 安徽理工大学物探研究中心 安徽惠洲地下灾害研究设计院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www.kjwt.cn◆◆◆中国矿井物探网.中国 ◆◆◆ www.kjwt.org
本站已有 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