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在去产能的同时,一定要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根据国务院相关的文件显示,我国去产能要从2016年开始,计划历经五年的实践压缩粗钢产能1-1.5亿短,用3-5年的时间实现煤炭产能下降五亿吨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煤炭的产能。
从实际情况来看,2016-2017年期间实现了煤炭去产能大约5.4亿吨,钢铁去产能达到1.2亿吨以上。2018年前面七个月,煤炭去产能实现8千万吨,完成全年去产能任务超过一半以上。在钢铁领域,地条钢的去产能达到1亿吨以上,截止7月份压缩钢铁产能2470万吨,完成今年全年任务的80%以上。
在去产能的背景下,钢铁和煤炭去产能的重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接下来煤炭的去产能工作将从重视总量去产能变成结构性去产能,优化去产能的体系,最终实现钢铁和煤炭企业的高质量和有序的发展。从2015年出现的钢铁煤炭企业的业绩出现亏损以来,去产能之后带来的是企业的盈利出现大幅的改善,煤炭和煤电等产业的产能使用效率出现明显的上升,供给和需求方方面的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持续去产能的背景下,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从去产能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为止,全国产能在30万吨以下的煤矿相对于2015年减少了2800处左右,下降幅度过半,百万吨产能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增加了200处左右,大型现代化的煤矿在未来将成为我国煤炭生产的主体,在煤炭攻击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得到了明显的优化。
钢铁行业方面因为基本上达到了去产能的目标,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也大为好转,但是随着接下来去产能任务的不断减少,后期钢铁去产能的质量或者结构将得到明显的优化。但随着去产能的推进和钢材价格的持续回暖,不排除供给端出现新增产能的现象,有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因为盈利预期的上升而导致其出现去产能积极性的下降,这一点需要重视。
鉴于去产能任务完成的比较好,钢铁和煤炭的去产能完成之后将更加快速的释放先进产能,包括在控制总量去产能的情况下,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企业优质产能的生产,增强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升清洁、高效和稳定的生产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