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煤炭中转晴雨表的秦皇岛港,近日来场存和吞吐量双双走高,目前存煤量已突破600万吨,吞吐量维持在60万吨上下。
随着渤海地区军演限航解除,秦港封航时间缩短,锚地船舶数据继续上涨,吞吐量稳步回升。
上周,秦港日均锚地船80艘,较前一周增加19艘,日均调出量55.8万吨,较前一周提高13.5万吨。调进方面,同煤、神华等大户车流持稳,部分中小户车流略有增多,秦港货源净调进量继续上涨。上周,秦港日均调进量63.5万吨,较前一周上涨6.3万吨。日均装船量低于调入量,库存推涨。
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截止11月14日,存煤603.5万吨,较10月末增加174万吨,增长40.51%。较今年最低值增加364万吨,增长152.3%。
数据显示,近日来秦港吞吐量显著增加,维持在60万吨上下,截止11月14日,吞吐量57.7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22.4万吨,较上周五增加19.8万吨。
为遏制煤价快速上涨,解决煤炭资源紧张问题,发改委提出增加先进煤炭产能释放,增加秦皇岛港场存。
“三西”煤炭企业积极响应,借助大秦线检修完毕,恢复正常运输之际,很多发煤矿站开始增加发运量和销售量,发运到北方港口的煤炭资源明显增加。
太原局公布的11-12月大秦线运输组织方案提出,非施工日日运量按125万吨安排;太原局特意在秦皇岛港方向进一步增加煤炭运量计划,增挂2万吨大列,并提出每日进车8000车,争取9000车的计划。
加之巴准线和汽运煤部分资源回流,北方港口增添了新的煤炭资源。与此同时,港口方面也将加强生产组织和设备保障,提高生产效率,力争减少压车,增加场存,确保运输。
11月12日,河北港口集团在秦皇岛召开煤炭生产运行调度会和煤炭客户座谈会,制定多项措施,安排部署秦皇岛港煤炭运输重点工作,多装快卸全力保障今冬明春国家北煤南运大通道安全高效、畅通无阻。
国家发改委能源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肖新建表示,“秦皇岛港存煤550万吨左右,应该说已经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了。”
作为北方五港中最大的港口,秦皇岛港承担着将山西等地的煤炭供应到沿海地区的任务,其库存量对价格具有比较明确的指标意义。经验表明,秦皇岛港存煤低于500万吨,说明销路好,价格可能上扬,而到800万吨以上,就显示库存偏高,价格就有可能下行。
周边港口方面,上周,曹妃甸港受大风影响和航道疏浚要求,累积封航时间约为18小时15分钟,较前一周期大幅缩短,港口日均装船量回升至14.4万吨,较前一周上涨3万吨,日均调进量略有下滑,较前一周下降2.3万吨。周内调入和调出均出现了较大单日波动。截至11月14日,曹妃甸港存煤261.3万吨,较前一周同期下降4.7万吨。锚地船4艘,较上周减少6艘,已办手续船0艘。
京唐港区库存稳步走高,周内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也存在因雾封航现象。截至11月14日,京唐港区存煤497万吨,较前一周同期上涨61万吨。
后期,随着冷空气影响逐渐加强,全国性供暖和用电需求开始集中体现,沿海电厂日耗缓慢上涨,秦港拉运形势或进一步好转;另一方面,在国家加大力度保证供暖用煤的多项政策支持下,煤价继续大幅上涨的动力略显不足,电厂和贸易商囤煤风险加大。预计秦港存煤量起伏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