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然气成能源新宠 煤制气备受关注 |
信息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添加日期:2015-7-6 浏览次数:1517 |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驻点京津冀专项监管报告》,京津冀三地气源问题成为关注焦点。近年来,能源结构深入调整,天然气成为能源新宠。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代表,煤制气越来越引起业内关注,需求地投资气源地煤制气项目的现象也成为热点话题。 当前,全国已经获得路条的煤制气项目共12个,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辽宁、山西等省份,合计年产能已经高达811亿立方米,而又以内蒙古和新疆最为集中。在众多有意发展煤制气的省份中,内蒙古走在了前面,已经有大唐克什克腾旗和汇能伊金霍洛旗两个项目建成投产。据悉,大唐煤制气项目日产天然气200万立方米左右,是北京天然气消费的重要供应源。 近日鄂尔多斯市公布了煤制气项目进展情况,总投资已达1814.73亿元,今年前5月完成投资4.18亿元。另外,外地资本涉足内蒙古煤制气项目是一大看点。目前,中海油、河北建投和北京控股联合出资的煤制气项目正抓紧推进,年产量将达120亿立方米。天津也在力推渤化内蒙古能源化工基地项目,山东能源集团也计划在鄂尔多斯投资煤制气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还有60多个煤制气项目待批复,若全部投产,预计总产能将超过2600亿立方米/年。国家能源局2014年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遏制煤制气盲目发展的势头,要求各地申报的示范项目能源转化效率、能耗、水耗、排放等指标必须达到准入值。 伴随着煤制气产业的发展,业界也开始争论。一方观点认为,在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条件下,煤制天然气对于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减少煤炭分散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缓解能源对外依存度都有重要意义。而另一方观点则认为,煤制气是高煤耗、高水耗项目,如果目前的煤制气项目都上了,对于煤的消耗将十分巨大。 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角度看,我国还是应该多从国外获取天然气资源。煤制气要示范成功后再铺开,这样才有利于项目的安稳长远运行。 通过技术进步实现零排放并非不可能,企业对于减排技术的探索值得鼓励,但仍然有待大规模产业应用的检验。有专家建议国家应当重视煤制气环保补偿问题,像补贴电厂脱硫脱硝一样,补贴煤制气产业环保技术创新。 |
|
上一篇: 中国进口煤新规令澳煤企不淡定 下一篇: 福建省首台超低排放机组正式投运 |
|
信息声明: |
|
本网站上所展示的资料只限用于企业或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不得用于非正道商业用途,无论是否在资料上明示,所有此等资料都是受到版权法的法律保护。浏览者没有获得本站或各自的版权所有者明确的书面同意下,不得分发、修改、散布、再使用、再传递或使用本网站的内容用于任何公众商业用途。 |
|
|
|
|
|
|
|
|
|
|
|
|
 |
 |
 |
|
产品类别 |
|
 |
 |
 |
|
|
|
 |
 |
 |
产品咨询热线:0591-83827186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