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内部员工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信息内容 我要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矿井物探网 - 新闻资讯 - 贵州省首个大型智能化“煤仓群”即将收官
 
 
贵州省首个大型智能化“煤仓群”即将收官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添加日期:2025-8-14   浏览次数:12

    日前,在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项目现场看到,3座如钢铁巨人般耸立的巨型筒仓和3个气势恢宏的封闭式储煤场已初具规模——贵州省首个大型智能化煤炭储配基地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8月份完成建设。   

    该项目建设有3个长350米、宽73米、高约12层楼的封闭式储煤场,其单体规模在西南地区屈指可数。其中,2个储煤场及配套输送系统已全面建成,具备储煤条件。与之配套的3座大型连体储配煤仓已拔地而起。项目整体静态储煤能力达120万吨,年吞吐量超500万吨,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举足轻重的煤炭物流枢纽。   

    据施工单位负责人敖贵才介绍,水城区储配煤仓施工采用成熟的滑模施工工艺,有3个连体筒仓,仓下部为连廊,且每个储煤仓在7.6米的位置都有4个直径6米的漏斗,这在施工过程中无疑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采用了二次安拆滑模的方法进行施工,搭设安全平台,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

   面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的挑战,建设者们展现了高超的智慧。储配煤仓施工中,针对7.6米高处直径6米的大型漏斗结构,创新采用“二次安拆滑模工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效率。储煤场则采用了西南少有的大跨度钢网架结构,运用“起步单元单榀吊装+高空散装”相结合的技术,克服了大体量、高空作业的风险,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平衡。   

    技术负责人罗阳告诉记者:“我们储煤场是西南片区少有的大跨度钢网架结构,现场主要采用起步单元单榀吊装、高空散装相结合等施工工艺,相对于整体顶升、吊装、滑移等方法,高空散装具有高效、安全、施工灵活等特点和优势。”   

    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不只是简单的“大仓库”,其核心价值在于强大的枢纽功能:依托区内资源与交通优势,未来将高效衔接内蒙古、新疆等产煤大省运入的动力煤(0, -641.00, -100.00%)和水城优质主焦煤(1556, -15.00, -0.95%),通过公路、铁路联运,实现煤炭资源的稳定集散、科学配比、高效转运,精准保障周边电厂及工业企业需求。   

    除服务煤炭产业外,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还能服务铝、锰等非煤矿产及大宗商品仓储物流,预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并带动煤炭开采、加工、物流、装备制造、贸易、结算、金融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成为水城区乃至贵州省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点。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增强区域煤炭应急储备和调峰能力,缓解季节性、区域性“煤荒”压力,为区域能源安全加上一道“保险”。同时,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区域大宗商品流通效率。   

    项目负责人杨瑞行表示,接下来,将更加精细化施工、制定详细的计划,倒排工期、抢抓天气、加大机械及人员投入,做好项目资金保障工作,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运。

  上一篇: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明年2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有哪些创新?
  下一篇: 上半年江西原煤产量下降33.4% 能源消费量增长0.8%
  信息声明:
      本网站上所展示的资料只限用于企业或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不得用于非正道商业用途,无论是否在资料上明示,所有此等资料都是受到版权法的法律保护。浏览者没有获得本站或各自的版权所有者明确的书面同意下,不得分发、修改、散布、再使用、再传递或使用本网站的内容用于任何公众商业用途。
 
   
            华虹动态             行业资讯
            物探大记事             安全事故
  新闻关注榜  
 
    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书记一行7人对...
    11-12月份公司动态...
    4月份福州华虹公司动态...
    大同大学第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
    公司7-8月动态...
    9月份华虹动态...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调研福州市智能...
    8月公司动态...
    2月-3月份快讯追踪...
    98期快讯追踪...
    5月公司动态...
    7-9月公司动态...
 
   产品类别  
 
  地震仪器   电法仪器   瞬变仪器
  坑透仪器   化探仪器   地测仪器
  钻孔仪器
 
产品咨询热线:0591-83827186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内部员工系统 | Copyright 2012-2015,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35085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68号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地 球物理研究所 安徽理工大学物探研究中心 安徽惠洲地下灾害研究设计院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www.kjwt.cn◆◆◆中国矿井物探网.中国 ◆◆◆ www.kjwt.org
本站已有 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