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从用电侧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降温、采暖负荷“尖峰化”特征明显。例如,近年来夏季国家电网经营区空调负荷峰值占总负荷比重已经超过三成,局部地区某些时间段甚至超过五成,成为影响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
新能源作为新增发电装机主体,日内出力波动大,极热无风、极寒无光、晚峰无光可能导致新能源出力严重受阻,影响发电能力。这对电力系统的气候弹性、安全韧性、调节柔性提出更高要求。
从国内经济看,我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好于预期;从能源供应看,一季度原煤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煤炭价格明显回落;天然气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供需形势总体平稳;从气候气象看,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呈多发强发态势,对电力保供产生不利影响。
国网能源研究院研判,2025年全国用电量将达到10.34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0%。新能源新增装机将再创历史新高。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8.2亿千瓦左右;新能源总装机超过18亿千瓦,占比超过47%,太阳能装机占比超过30%。
综合考虑一次能源供应、经济增长和气象等重要边界,国网能源研究院认为,今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紧张的形势较“十四五”前几年有所缓解,但仍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足做好电力保供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