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晚间,电投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资产重组。
电投能源表示,目前,相关方案尚待进一步商讨确定。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自5月6日开市时起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公司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的时间内披露本次交易方案。
若电投能源未能在上述期限内披露交易方案,公司股票最晚将于5月20日开市起复牌并终止筹划相关事项,并承诺至少1个月内不再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
对于交易目的,电投能源简要表示,此举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有关精神。
众所周知,电投能源自上市以来,于2014年收购通辽霍林河坑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收购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目前业务包括煤炭、铝、火电和新能源业务等,打造了“煤-新能源-电-铝”循环经济产业新范式。
煤炭方面,电投能源拥有的霍林河矿区一号露天矿田和扎哈淖尔露天矿田的采矿权,煤炭核准产能4,800万吨,属于国内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是蒙东及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煤炭供应能力占大东北地区整体产能的10%以上,承担着大东北区域的煤炭保供任务,在近年来的煤炭保供中持续发挥压舱石和顶梁柱的作用。
电力方面,公司所属霍林河坑口电厂装机120万千瓦;新能源方面,公司累计装机499.94万千瓦(不含储能),分布在内蒙古、山西、山东等地区。
铝业方面,电投能源控股子公司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拥有年产86万吨电解铝生产线。
2024年,电投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98.59亿元,同比增长11.23%;归母净利润53.42亿元,同比增长17.15%。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7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15.59亿元,同比下降19.8%。
不过,电投能源对自身目前核心竞争力的判断仍在煤炭上,电投能源认为,公司煤炭经通霍线进入通辽市周边市场、吉林市场以及辽宁中南部市场具有明显的运距优势,随着东北三省煤炭落后产能的退出,区域内煤炭需求缺口进一步加大,为煤炭稳产促销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而此次并购的白音华煤电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高达38.62亿元,国家电投集团通过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对其实现全资持有。
白音华煤电所属行业主要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下属的六大分支机构包括白音华煤电露天矿,即白音华二号矿。公开报道显示,该项目煤炭年生产量为1500万吨,总产量的75%均销往辽宁省、吉林省等东北地区,以及内蒙古赤峰市、锡林浩特市等地,保障多地企业发电和民用采暖。
白音华煤电另一主要分支机构为白音华煤电铝电分公司。2023年该公司旗下40万吨高精铝板带项目300台500kA系列电解槽顺利实现全容量投产运行。国家电投集团方面表示,此项目标志着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华地区构建的“煤—电—铝”一体化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彻底打通。
白音华煤电还通过坑口发电分公司开展发电业务,旗下白音华坑口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项目已于2024年6月15日实现双机投产发电。此外,工商注册信息显示,白音华煤电旗下还包括多个风电业务公司。
很明显,从业务布局来看,白音华煤电与电投能源较为接近,在重组完成后,电投能源“煤-新能源-电-铝”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的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扩大。
近期,为了增强经营韧性,推动能源结构加速转型,能源行业内不少企业都在加大优质资产的整合力度。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能源央企重组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从企业层面来看,通过专业化整合,可有效解决同业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业务版图,实现多元化发展。从行业格局来看,重组将加速行业整合,推动产业升级,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能源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从国家能源战略来看,这些重组举措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就此次电投能源的重大资产重组,山西证券认为,“并购六条”下电力国企并购与重组持续升温,五大电力集团仍有大量电力资产未注入上市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