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介绍山东落实双碳目标,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情况。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山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买入量1.01亿吨、成交额58.32亿元,累计卖出量1.33亿吨、成交额84.72亿元,交易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福栋介绍,山东作为重化大省、燃煤大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决完成“十四五”碳强度下降目标、碳市场履约等任务,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地方管理模式,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2024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连续四年优秀,全省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
“在提升市场驱动力方面,我省充分利用碳市场调节机制,推动全省煤电行业整体碳排放管理水平提升。”王福栋介绍,截至2024年,全国碳市场已运行三个履约周期,山东省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电力企业总计300余家,企业数量与履约量分别占全国的1/7和1/10,每个履约周期应履企业全部完成履约,履约率均为100%;碳排放配额累计买入量1.01亿吨、成交额58.32亿元,累计卖出量1.33亿吨、成交额84.72亿元,交易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我省‘人人减排、人人受益’的碳普惠机制进一步完善。”王福栋介绍,2025年1月,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山东省碳普惠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在试点方法学管理、减排量核算、交易和消纳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进一步推动全民低碳行动,激活社会减排活力。在省级层面,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碳惠山东”平台打造“公共机构碳小惠”子系统,已实现123家省直机关单位碳账户和1.3万个个人碳账户注册,开发了大型活动碳中和、零碳会议、绿色回收等9类低碳应用场景。地市层面形成多点突破,济南、青岛等5市建成市级碳普惠平台,日照市“碳惠日照”小程序创新推出了绿色机关、零碳校园等22个场景,吸引11万市民参与,累计完成57万次减排行为。山东全省已形成“省级统筹+地市创新”的立体化碳普惠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