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河南省政府召开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2024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煤矿安全生产重点任务。
据会议介绍,2024年河南省煤矿通过智能化改造,生产工效显著提升,“一优三减”成效明显。
目前,河南省已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33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406个、其他智能化子系统76个,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产能占所有达标矿井产能的55%。河南省主推的“5G+‘小快灵’加速推进河南煤矿智改数转项目”获第七届全国“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一等奖。
会议还透露,2024年,河南省累计生产原煤1.03亿吨,同比增长1.6%。2024年1月至11月,河南省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完成营业收入1280亿元,占全省工业营业收入的2.9%;实现利润总额80.93亿元,占全省工业利润总额的4.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全省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纳税125.52亿元,占全省工业纳税总额的6%。截至目前,河南省在岗煤炭职工19.5万人,骨干煤炭企业人均年收入8.1万元,同比增长4.1%。
据悉,2025年,河南省将压减水平、采区17个,压减采掘工作面26个,减少入井人员4900人。到2026年底前,河南省将高质量建成25处省级智能化煤矿、270个以上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300个以上智能化子系统,全省大型煤矿基本建成智能化煤矿,智能化煤矿产能占比不低于60%。
河南省要求,对产能低于30万吨/年的煤矿,由有关政府督促企业限期实施改造提升或关闭退出,改造提升后年产能仍达不到30万吨/年的,应当于2026年底前退出。目前,河南省产能低于30万吨/年的煤矿共有35处,将于2025年3月底前拿出分类处置具体实施方案。
此外,河南省副省长宋争辉还强调,要压实责任,恪尽职守,全力构建企业主体责任、地方党委政府责任、属地监管责任、行业管理责任一体推进落实、一体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切实形成工作合力。要夯基提质,治本攻坚,加快推进煤矿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全链条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年行动,加快推进煤矿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不断提高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