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建设经验。
文章提到,盐城市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正全面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在绿色能源方面,盐城市加快推进风光资源规模开发,已出台光伏资源开发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并率先启动百万级深远海示范项目,推进26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设。2024年1—10月,新能源发电量达261亿千瓦时,占江苏省新能源发电量的24%。同时,盐城市还在大丰东沙岛海域规划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并推动长三角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在零碳示范方面,盐城市突出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搭建绿电直连式电网架构,实现核心区可溯源绿电接入,并探索“绿电+氢能”模式。同时,加快新能源就地消纳应用,深入推进“绿电进园区”“绿电进企业”工程,2024年1—10月全市绿电交易达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倍。
在绿色转型方面,盐城市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新能源产业入选首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示范集群。同时,培育绿色制造企业标杆,扎实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创成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在节能降碳方面,盐城市坚持节约高效,强化源头审批监管,推动存量节能改造,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出台废旧物资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盐城市厚植绿色生态,持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3.9%。
在绿色生活方面,盐城市倡导全民践行绿色低碳行动,推广绿色产品“以旧换新”,并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全市已建成各类充电基础设施超6万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万辆,绿色出行比例达72.5%。
下一步,盐城市将继续抓好《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努力在零碳园区建设、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等方面形成更多改革成果,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