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内部员工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信息内容 我要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矿井物探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首次 中国煤科为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采提出解决方案
 
 
国内首次 中国煤科为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采提出解决方案
信息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添加日期:2024-5-24   浏览次数:319

    中国煤科消息,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科研团队开展的“新街台格庙矿区煤-气资源协同开采理论与技术评价”课题近日顺利完成验收。这意味着,该科研团队在我国首次深入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发“无人区”,填补了国内整装煤田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采领域的空白。

    鄂尔多斯盆地储存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和全国重要的能源和新型化工基地。地处其中的新街台格庙矿区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上下叠置的典型代表。

    “在新街台格庙矿区,天然气井和管线星罗棋布,压覆了大量煤炭资源,对煤炭开采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同样,煤炭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导致天然气钻井困难、开发受限,煤矿采掘扰动影响现有天然气井及地面设施设备安全。”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智慧矿山院院长辛德林介绍,因矿权重叠,多资源协调开发机制不健全,缺乏顶层规划和协调机制,且单一矿种开采技术不适用于两种或多种资源开发等诸多因素,天然气与煤炭资源协同开采存在协调难度大、开采成本高、资源浪费多、安全隐患大等诸多问题,国内外尚未深度开展相关研究。

    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科研团队历经2年科技攻关,为煤炭与天然气的协同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技术方法和专项方案。

    科研团队从综合确保两种资源高采出率的全新视角出发,统筹构建了煤-气协同安全开发的顶层规划。与煤炭大规模采掘煤层不同,天然气开发依赖于部署开发井组回收地层中的气体。课题小组提出,将天然气井口及管线在地面集中规划成条带状,实现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发,并称之为“天然气开发走廊”。

    课题小组深入现场,分析了不同天然气开发井型下的剖面空间关系,构建了可满足煤-气重叠区整体开发要求的天然气开发走廊体系。根据走廊体系,针对台格庙整装矿区,课题小组提出“四定”模式,即开发模式设定、走廊位置选定、走廊尺寸确定、开发时序设定,并由此构建了协同开发方案。

    在天然气和煤炭的协同开采中还存在大量的工程技术难题。例如,常规的天然气井封堵工艺完备成熟,但是并不能满足两种资源协调开采时安全生产的要求。“如果天然气井导通煤矿开采层上下的承压含水层,或者是导通了天然气储层,那么煤矿将面临重大安全事故。”课题小组成员赵强解释道。

    针对上述难题,课题小组通过调研走访、理论研究、大量计算,提出了“五段封堵、三层阻隔、查固补注、分段用材、层层质检”的天然气废弃井立体全井段封堵体系,并开展了工业试验。在该封堵体系的保障下,课题小组分析了巷道、探巷、工作面过废弃井的适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为能源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也为能源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上一篇: 印度政府设定2024-25财年煤炭产量目标10.8亿吨
  下一篇: 三亚海关今年以来共监管电煤进口33.6万吨
  信息声明:
      本网站上所展示的资料只限用于企业或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不得用于非正道商业用途,无论是否在资料上明示,所有此等资料都是受到版权法的法律保护。浏览者没有获得本站或各自的版权所有者明确的书面同意下,不得分发、修改、散布、再使用、再传递或使用本网站的内容用于任何公众商业用途。
 
   
            华虹动态             行业资讯
            物探大记事             安全事故
  新闻关注榜  
 
    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书记一行7人对...
    11-12月份公司动态...
    4月份福州华虹公司动态...
    大同大学第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
    公司7-8月动态...
    9月份华虹动态...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调研福州市智能...
    8月公司动态...
    2月-3月份快讯追踪...
    98期快讯追踪...
    5月公司动态...
    7-9月公司动态...
 
   产品类别  
 
  地震仪器   电法仪器   瞬变仪器
  坑透仪器   化探仪器   地测仪器
  钻孔仪器
 
产品咨询热线:0591-83827186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内部员工系统 | Copyright 2012-2015,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35085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68号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地 球物理研究所 安徽理工大学物探研究中心 安徽惠洲地下灾害研究设计院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www.kjwt.cn◆◆◆中国矿井物探网.中国 ◆◆◆ www.kjwt.org
本站已有 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