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的最新煤矿生产能力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1月31日,内蒙古全区共有生产煤矿344处,合计产能99535万吨/年。与2021年3月底相较,煤矿增加15处,产能增加5940万吨/年。
按开采方式及生产能力来分,露天矿有170处,合计产能46785万吨/年;井工矿174处,合计产能52750万吨。
产能在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有205处,合计产能90550万吨,占总产能的90.97%。产能在3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矿有84处,合计产能71710万吨,占总产能的72.05%;其中,千万吨级及以上煤矿有21处,合计产能39900万吨/年,占总产能的40.09%,包含露天矿12处,合计产能26200万吨/年。产能在90万吨以下的中小煤矿有103处,合计产能5805万吨,占总产能的5.8%。
按盟市来分,鄂尔多斯市有248处,合计产能67295万吨/年;呼伦贝尔市有17处,合计产能10500万吨/年;锡林郭勒盟有13处,合计产能10095万吨/年;通辽市有9处,合计产能5185万吨/年;乌海市有35处,合计产能3650万吨/年;赤峰市有6处,合计产能1845万吨/年;包头市有7处,合计产能495万吨/年;阿拉善盟有5处,合计产能260万吨/年;呼和浩特市有2处,合计产能120万吨/年;巴彦淖尔市和兴安盟各有1处,产能均为45万吨。
除生产煤矿之外,本次公告还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煤矿生产能力情况,截至2022年3月底,内蒙古全区共有建设煤矿47处,建设规模15600万吨/年,新增产能6960万吨/年。包括资源整合、新建、技改、扩建、改扩建等多种建设类型。其中,已经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有4处,建设规模1640万吨,新增产能1550万吨。
从内蒙古煤矿产能数据可以粗略看出,行业集中化、规模化、规范化特点鲜明。而且就主要产地-鄂尔多斯来说,不论是煤矿数量还是产能,均居全区首位;其中产能占比67.61%,数量占比72.09%。正因如此,2021年鄂尔多斯以一己之力承接了国家层面给内蒙古下达的保供任务量。
也正得益于上述煤矿情况的支撑,才使得内蒙古成为全国煤炭增产的“实力担当”。从2021年10月份开始,全国原煤产量迎来了真正的放量式增长,内蒙古原煤产量当月环比增加1172.4万吨,是全国增量最多的省份,增长14.29%。较增量第二位的陕西省增加759.3万吨,较增量第三位的山西省增加947.7万吨,在全国环比增量中--2299万吨所占比重达51%。
事实上,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的4年间内蒙古原煤产量一直在山西之上,稳坐全国“老大”的位置。2020年3月份受反腐倒查影响,内蒙古原煤产量减少明显,直至冬季保供期间才有较为明显的恢复,促使2020年12月份首次在年内实现了同比增长。2020年全年,内蒙古累计原煤产量100091.3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6.04%,同比下降7.8%。2021年4月份随着供暖季保供政策的结束,内蒙古原煤产量再次减少,进入8月份后,在新一轮保供政策的深入推动下,内蒙古原煤产量出现环比持续增长的态势。
目前来看,国家层面的增产保供仍未退出,作为增产主力之一,在全国日均产量处于1200万吨以上高位的情况下,预计内蒙古或将继续保持其全国原煤产量“老大”的低位,助力全国煤炭保供稳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