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内部员工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信息内容 我要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矿井物探网 - 新闻资讯 - 全国首个绿色示范公用煤炭码头对外开放
 
 
全国首个绿色示范公用煤炭码头对外开放
信息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添加日期:2020-12-16   浏览次数:630

    据惠州日报报道,12月11日,广东省口岸办正式签发文件,同意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一期工程惠州港口岸荃湾港区新建码头正式对外开放。据悉,这是我市“十三五”时期对外开放的第四个码头,仅用27天就完成口岸开放验收审批,刷新全省此类验收最快28天的纪录。作为全国首个大型绿色环保示范公用煤炭码头,此次验收标志着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正式面向国际,全面投入生产作业,为惠州港打造亿吨大港增添新动力。

软硬件均达到口岸开放条件

    广东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一期项目于2013年7月开工建设,项目单位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采取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建设了两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7万吨级煤炭装卸泊位,项目建设过程中创造多项全国乃至亚洲新纪录。

    惠州深能港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鹏华介绍,作为省市重点工程项目,荃湾港区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在口岸开放验收过程中,得到广东省各级海关、海事、边检、口岸部门以及惠州市和大亚湾区管委会相关部门的支持,推动口岸开放验收通过仅用时27天,创造全省此类验收最快纪录,为项目全面投入生产运行提供保障。

    “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一期项目按照口岸开放相关要求建成了各项查验监管配套设施,包括查验场地、物理围网、业务用房及附属设施、水电通讯、光纤网络、标识标牌等。”贾鹏华说,项目出入通道卡口、视频监控等查验设备与各查验单位系统实现联网,建立了完善的通关协调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及相关配套管理制度,软硬件均达到口岸开放条件。

今年煤炭接卸船舶数和接卸量屡创新高

    据了解,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是粤东地区最大、华南地区重要的煤炭集散基地,自2017年11月试运营以来,运行安全高效,内贸煤接卸量稳步提升。今年以来,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码头单月煤炭接卸船舶数及单月煤炭接卸量均屡创新高,1~11月累计接卸煤炭336.65万吨,累计疏运336.08万吨。

    “口岸开放后可以兼营进口煤炭,将为珠三角、粤东、赣、湘等贫煤地区的煤炭供应提供更加坚实的能源保障,加速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区域的能源流通。”贾鹏华告诉记者,荃湾港区煤炭码头口岸开放能进一步发挥惠州作为交通、信息、能源、产业枢纽的城市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各产业要素的自由流动,助力惠州打造大湾区海陆空物流枢纽,加快形成湾区开放新格局。

  上一篇: 今年贵州全省煤矿平均单井生产能力提升至55万吨
  下一篇: 贵州:“两化”改造后煤矿平均单井产能提升至55万吨
  信息声明:
      本网站上所展示的资料只限用于企业或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不得用于非正道商业用途,无论是否在资料上明示,所有此等资料都是受到版权法的法律保护。浏览者没有获得本站或各自的版权所有者明确的书面同意下,不得分发、修改、散布、再使用、再传递或使用本网站的内容用于任何公众商业用途。
 
   
            华虹动态             行业资讯
            物探大记事             安全事故
  新闻关注榜  
 
    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书记一行7人对...
    11-12月份公司动态...
    4月份福州华虹公司动态...
    大同大学第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
    公司7-8月动态...
    9月份华虹动态...
    8月公司动态...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调研福州市智能...
    2月-3月份快讯追踪...
    98期快讯追踪...
    5月公司动态...
    7-9月公司动态...
 
   产品类别  
 
  地震仪器   电法仪器   瞬变仪器
  坑透仪器   化探仪器   地测仪器
  钻孔仪器
 
产品咨询热线:0591-83827186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内部员工系统 | Copyright 2012-2015,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35085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68号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地 球物理研究所 安徽理工大学物探研究中心 安徽惠洲地下灾害研究设计院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www.kjwt.cn◆◆◆中国矿井物探网.中国 ◆◆◆ www.kjwt.org
本站已有 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