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中国矿井物探网 | 返回华虹智能 |
 
Email:用户名 @ kjwt.cn 密码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69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构造地质学基础常识(十四)
新闻作者:苏敏敏  发布时间:2014-01-20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断层的识别
技术支持中心 苏敏敏 整理
  1. 地貌标志
    构造地貌是确定断层存在的重要标志,构造地貌包括由挽近时期断层活动直接形成的动态构造地貌和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断层经外营力塑造的静态构造地貌。
    它们都能清楚地显示断层的存在,为观察和确定断层提供了重要线索。
    (1) 断层崖:通常是挽近活动断层面形成的陡崖。正断层相对容易形成,发育于盆地、平原与山地(脉)之间,如图一、图二所示。

图一 滇池断层崖

图二 华山断层崖
   (2)断层三角面:通常是挽近活动断层面形成的陡崖受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侵蚀切割、形成的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也发育于盆地、平原与山地(脉)接合部,如图三所示。

图三 断层三角面
    (3)错断山脊:通常是挽近平移活动断层相对平移错动,造成某一方向的山脊发生突然的、有规律的错断,如图四所示。

图四 错断山脊示意图
    (4)横切山岭走向的平原与山地的接触带,如图五所示。

图五 横切山岭走向的平原与山地的接触带
    (5) 串珠状湖泊-洼地
    由大断层引起的断陷或破碎带形成的湖泊、洼地,在走向上呈线状、串珠状分布,单个湖泊、洼地也具有定向的特点,如图六所示。

图六 直线状洼地
    (6) 带状分布的泉水
    泉水(点)呈带状、线状分布也是断层存在的标志之一,温泉一般是现代活动断层重要证据,如图七所示。

图七 串珠状分布的泉水
    (7) 错断的水系、河流
  断层的存在常常影响水系的发育,引起河流的急剧转向、甚至切断河谷,如图八所示。

图八 错断的河流
    2 地质标志
    (1) 错断线状、面状地质体
  先于断层形成之前的线状、面状地质体(如地层、矿层、岩脉、侵入接触面、劈理或相带界线)被之后断层切割后,在平面、剖面上突然中断、错开而不连续现象,如图九所示。   

图九 错断的地质体示意图
   (2) 断层活动引起的构造强化
    主要表现在岩层产状的急变、节理化、劈理化和片理化密集带的突然出现,小褶皱以及一些挤压破碎现象的剧增等,另外, 构造透镜体的出现也是断层引起的构造强化的一种表现,如图十所示。

图十 断层活动引起的构造透镜体
    (3) 地层标志
    一套顺序排列的地层,由于走向断层的影响,常常造成两盘地层的重复与缺失,如图十一所示。

图十一 断层引起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4) 岩浆活动与矿化作用
    大断层尤其是切割很深的大断裂常常是岩浆和热液运移的通道和储集场所。如果岩体、矿化带或硅化等热液蚀变带沿一条线断续分布,常常指示有大断裂或断裂带的存在,如图十二所示。

图十二 断层引起的矿化带
    (5) 岩相和地层厚度的突变
    如果一地区的沉积岩相和厚度沿一条线发生急剧变化,可能是断层活动的结果。
    (6) 断层岩的存在
    断层岩是断层带中或断层两盘的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改造形成的具有特征性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是识别断层存在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正断层带内岩石破碎一般不太强烈,角砾岩多带棱角,超碎裂岩不发育;逆冲断层常常显示出强烈的挤压破碎现象,形成角砾岩、碎粒岩和超碎裂岩等。
上一篇 下一篇
  | 联系我们 | 内部员工系统 | Copyright? 2012-2015,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0421号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 安徽理工大学物探研究中心 安徽惠洲地下灾害研究设计院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www.kjwt.cn◆◆◆中国矿井物探网.cn ◆◆◆ www.kjw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