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中国矿井物探网 | 返回华虹智能 |
 
Email:用户名 @ kjwt.cn 密码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60期 -> 第二版 -> 新闻内容
直流电法探测工作注意事项
新闻作者:赵虎  发布时间:2013-04-24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南办 赵虎
  YDZ16(A)矿用并行直流电法仪采用并行电法采集系统,其最大特点是实现了整条测线的电位场同步观测,在任一电极供电,其余所有电极可同步进行电位测量(即并行采集电位),同时消除了传统电法仪不同场引起的测量误差,提高对地质异常的分辨能力,与传统的高密度电法仪相比,自动化程度和施工效率大大提高,现场施工中的砸电极、搬站跑极等工作的工作量大大减少。虽然相对于传统电法而言,并行电法的操作已简单得多,但是现场施工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电极难砸入、无穷远线收放耗费时间等,甚至探测进行到一半时出现电量不够的情况。
  针对电法探测时会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从大量的电法探测实践中,总结出几点经验,以飨诸位,希望对广大新老客户和各办事处的技术员能够有所帮助。
  1、准备充分,工作轻松:由于直流电法仪器配件较多,现场布置相对较为繁琐,为了节约井下探测时间,也为矿方用户节省时间,下井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检查仪器电量是否饱和,由于直流电法探测过程中跑极较为耽误时间,为了保证后续探测的效果,要保证仪器有足够的电量,一般直流电法仪器操作4个小时后电量减为正常的70%,对探测的深度具有一定影响。其次,由于电法配件较多,要仔细检查电极个数,数据采集线、无穷远线、锤子等配件是否齐全。还有就是,尽可能地带一个万用表下去,以备不时之需。
  2、分配任务,放线省力:下井之前要先了解探测环境,初步设定探测方案,确定无穷远B极的位置。由于井下环境的限制,就算现场方案会有变动,无穷远B极的位置基本上是不需要变动的。下井之后,由专人负责放无穷远线,一般井巷施工时,可从无穷远位置处向迎头处放线,这样可以节约时间,节省体力。
  3、选好位置,巧砸电极:到达迎头后,两个人从迎头处布置测线,测线布好后就是砸电极。煤层较软,电极最好砸,但是在岩层中,由于岩石硬度较煤层大得多,电极砸起来很困难,甚至会将电极砸歪,这里有一个窍门,在岩巷中电极可砸在巷道底板与巷帮交界的地方,这个地方岩石较破碎,电极比较好砸且不易损坏,而且这个交界处一般比较湿润,对电极的供电比较有利,电极位于此处也不会影响现场工人的正常走动,不会耽误他们正常工作。
  4、作好记录,便于解析:测线布置完毕后,进行接地检测,对于接收不到信号的测道要注意检查接线是否良好,接线没问题时可重砸电极或泼点水,仍然接收不到信号的要做好记录。在开始采样前,要对现场环境做好记录。采样开始后,根据采集数据的结果,记录有问题的测点。在现场探测时,为节省时间,也可以在搬站时进行现场记录,完备的现场记录有助于采集数据的解析。
  5、搬站耗时,注意省电:采集数据完毕进行搬站,由于搬站时需要再次砸电极,此时可以将仪器关闭或显示屏调暗(节省电量),一般根据仪器探测能力大小,我们并行直流电法仪一般搬站5次就可以了。
  6、检查数据、防止丢失:采集完数据后,最好是每采集完一组数据就到文件管理中检查一遍,以防止其他原因造成数据的丢失。同时在实验结束收集配件时候要注意电极的收集,不要造成遗漏。
  除外,改善电极与煤岩介质的耦合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大家要因地制宜的处理好,欢迎大家能提出更多的建议,共同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 联系我们 | 内部员工系统 | Copyright? 2012-2015,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0421号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 安徽理工大学物探研究中心 安徽惠洲地下灾害研究设计院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www.kjwt.cn◆◆◆中国矿井物探网.cn ◆◆◆ www.kjw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