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中国矿井物探网 | 返回华虹智能 |
 
Email:用户名 @ kjwt.cn 密码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59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综合物探方法在双马煤矿的应用
新闻作者:辛磊 丁占平  发布时间:2013-03-28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州华虹驻西北办事处工程师 辛磊
宁夏煤田地质局物探所 丁占平
  1引言
  煤层在开采过程中遇到古河流冲刷带,传统探测方法很难控制冲刷带的范围。利用矿用瞬变电磁法、矿用并行直流电法、矿井地震波法探测河流冲刷带的边界,在勘探有效范围内确定河流冲刷带的大致范围,给巷道布置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为煤矿生产节约大量成本。
  2 矿井地质概况
  2012年8月14日,4-1煤边界泄水巷掘进至678.8m处时,在煤层中发现有疑似河流冲刷带发育,岩层倾向为203°,倾角为68°,岩性为中粒砂岩。继续掘进至9月2日,发现该异常体发育形态呈增大趋势。图一为不同时间段的掘进迎头断面素描图。  

图一 不同时间的掘进迎头断面素描图
  巷道沿煤层顶板掘进,煤层顶板完好,未受构造影响,掘进迎头煤层沿巷道方向的视倾角是13°,左帮夹矸比较稳定。
  图二为掘进至9月2日时的泄水巷左、右帮素描图。本次探测主要用综合物探的方法探明该河流冲刷带的大致范围。  

图二 泄水巷左右帮素描图
  3 施工方案设计
  通过现场踏勘并对矿方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地质异常体的物理特征条件,决定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矿井并行直流电法和地震波反射技术法进行综合探测。
  3.1 矿井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主要对4-1煤边界泄水巷掘进迎头进行探测,选用重叠回线装置,线框大小为2m×2m,发射线圈9匝,接收线圈18匝。迎头按半圆型布设了3个半圆测线,分别为顶板45°、顺层、底板45°。每条测线为13个测点,分别从左帮开始沿0°、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180°方向测量。(如图三)   

图三 瞬变电磁法工程布置示意图
  3.2 矿井并行直流电法
  矿井并行直流电法主要是对掘进迎头前方进行探测,测量布设选择电极间距4m,一次布设16个电极,电极布设在巷道底板位置。由于现场条件所限,第一个发射电极距迎头位置距离为1m。如图四,矿井并行直流电法在井下的工程布置示意图。  

图四 矿井并行直流电法在井下的工程布置示意图
  3.3 地震波反射技术法
  用地震波反射技术法对掘进迎头及巷道右帮做探测。
  1、迎头单点探测
  在迎头位置进行单点探测,共采集30个点,增益分别为24DB、36DB、48DB,如图五所示。  

图五 地震波反射技术法单点探测井下工程布置示意图
  2、右帮反射共偏移探测
  紧贴迎头在右帮进行反射共偏移探测,偏移距4m,步距2m,道间距2m,共34个测点,如图六所示。  

图六 地震波反射技术法反射共偏移探测井下工程布置示意图
  4 探测结果分析与解释
  4.1 矿井瞬变电磁法
  经过数据处理,获得11采区边界泄水巷机道迎头瞬变电磁剖面结果图,图七为11采区边界泄水巷迎头顶板45°视电阻率剖面图,横坐标为迎头两帮,正向为右帮,负向为左帮;纵坐标为探测深度,其图中不同的色调表示不同的视电阻率值,并且遵循冷色调到暖色调视电阻率值依次升高的规律,深绿色区域为视电阻率值为6Ω•m的边界线,根据以往在其他区域的经验及相关地质资料,可以判断探测方向上70m范围的电性变化情况。从整体上看,整个区域的视电阻率值较小,而且视电阻率值相差亦较小,说明其富水性强。在迎头视电阻率值在6Ω•m以下的区域富水性强,在6Ω•m~12Ω•m的区域富水性较强,在12Ω•m~30Ω•m的区域富水性较弱,30Ω•m以上区域富水性很弱。  

图七 11采区边界泄水巷迎头顶板45°视电阻率剖面图
  图八为11采区边界泄水巷迎头顺层视电阻率剖面图,可以判断探测方向上70m范围的电性变化情况。从整体上看,整个区域顶板45°视电阻率值较大。  

图八 11采区边界泄水巷迎头顺层视电阻率剖面图
  图九为11采区边界泄水巷迎头底板45°视电阻率剖面图,可以判断探测方向上70m范围的电性变化情况。从整体上看,整个区域的高阻区域相对顺层和顶板45°大,左右两帮的低阻区域面积很小。  

图九 11采区边界泄水巷迎头底板45°视电阻率剖面图
  结合三条测线上的视电阻率剖面图,得出结论,迎头顶板视电阻率值最高,底板次之,顺层最低;说明其富水性顶板最弱、底板次之、顺层最强;但从以往的探测经验看,整个区域的视电阻率值大多在15Ω•m以下,具有一定的富水性。
  综合顶板45°、顺层、底板45°视电阻率剖面图,结合迎头断面素描图和左右帮素描图,左帮几乎都为煤层,河流冲刷带是从巷道右帮向左帮推进,范围逐渐扩大。推测左帮高阻区域是由于煤层引起,由于瞬变电磁法扩散角度对探测方向有一定的影响,在扩散角度内的介质对探测阻值有很大影响,所以高阻煤层对顶板45°视电阻率值影响最大,其次是顺层、再次为底板45°,右帮低阻区域是由于河流冲刷带引起,其纵向范围由于探测距离不够未能控制。
  4.2 矿井并行直流电法
  如图十所示,是探测边界泄水巷迎头前方70m范围内视电阻率的拟断面图,揭示了70m范围内迎头前方电性的大致变化情况。图中不同的视电阻率由不同的颜色标注(色标),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视电阻率,且色标从冷色调到暖色调代表阻值不断升高的规律。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条件下相同岩石的电阻率不会发生变化。但如果岩石出现裂隙或者充水那么岩石的电阻率就会发生大的变化。我们根据电阻率变化来判断物性的变化。数据处理以探测起点为标志点,以巷道迎头为零点,正方向为迎头正前方向。根据前后视电阻率相关系数变化较为明显,进而推测异常区域是由富水区引起的异常,推断该异常区域为煤岩界面,约为迎头前方48m左右处。

图十 边界泄水巷迎头前方视电阻率相关系数图
  4.3 地震波反射技术法
  (1)迎头单点探测结果
  图十一为迎头前方探测波形结果图,采用单点的探测方法,增益锁定,增益为48dB,采集波形如下图所示,纵坐标为探测距离,右边曲线为频谱曲线。根据频谱分析,采用地震波传播综合波速为3000m/s,即3.0m/ms。从探测波形结果图来看,在24m和44m处存在异常界面(图中粗线位置)。根据地质资料分析,44m处异常界面为煤岩界面。  

图十一 迎头前方单点探测波形结果图
  (2)右帮反射共偏移探测结果
  图十二为右帮探测波形结果图,增益锁定,增益为36dB,采集波形,纵坐标为探测距离。根据频谱分析,采用地震波传播综合波速为3000m/s,即3.0m/ms。从解析波形综合来看,图中黑线大致为煤岩分界线,在靠近迎头的11m范围内由于探测距离有限,不能探测到煤岩界面,说明煤岩界面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并且斜率很大。  

图十二 右帮探测波形结果图
  5 结论
  由于左帮硐室比较多,地震波探测干扰非常明显,所以未能采用左帮数据,故左帮异常界面即煤岩界面未能控制,
  1、左帮异常界面解释:左帮异常界面是根据地质资料和钻探资料的解释;右帮结合地震波反射共偏移法和瞬变电磁法探测结果,如图十三红色虚线所示;
  2、右帮异常界面解释:在探测范围内右帮距离迎头11m处,深度80m范围内全部为岩石,具体煤岩界面由于超出探测范围未能控制,如图十三红色虚线所示;迎头退后11m至40m可以相对准确的探测到煤岩界面,如图十三中红线实线所示所示;
  3、迎头前方异常界面解释。结合地震波单点探测法、瞬变电磁法、矿用并行直流电法,得出在迎头前方44m处异常界面为煤岩界面。
  结合以上结果分析,综合圈定了该疑似河流冲刷带的平面分布范围,见图十三。本次探测成果基本与钻探资料相吻合,说明地震波探测法、瞬变电磁法、矿用并行直流电法探测河流冲刷带的可行性,但是由于波速的控制为地震波法的难点,而这次地震波探测所用波速均为经验波速,主要由频谱分析、煤层硬度、煤层密度、岩层硬度、岩层密度等物理参数确定,所以有一定误差。因此在探测距离上亦有一定误差。  

图十三 古河流冲刷带的平面分布
  作者简介:
       
辛磊,男,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专业,福州华虹驻西北办事处主任工程师。
上一篇 下一篇
  | 联系我们 | 内部员工系统 | Copyright? 2012-2015,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0421号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 安徽理工大学物探研究中心 安徽惠洲地下灾害研究设计院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www.kjwt.cn◆◆◆中国矿井物探网.cn ◆◆◆ www.kjw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