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中国矿井物探网 | 返回华虹智能 |
 
Email:用户名 @ kjwt.cn 密码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57期 -> 第六版 -> 新闻内容
构造地质学基础常识(三)
新闻作者:苏敏敏  发布时间:2013-01-20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服务部 苏敏敏 整理
褶皱的形态描述
  (1)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褶皱可以描述为:① 直立褶皱: 褶皱轴面直立或近于直立, 两翼岩层产状倾向相反, 倾角相等或近于相等;②斜歪褶皱: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 但倾角不等,一翼稍陡,另一翼稍缓;③倒转褶皱: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岩层正常,另一翼岩层倒转;④平卧褶皱:褶皱轴面水平或近于水平,一翼岩层正常,另一翼岩层倒转;⑤ 翻卷褶皱:轴面弯曲的平卧褶皱。褶皱形态如图一所示。
  (2)根据褶皱面(或转折端)的弯曲形态可将褶皱描述为:①圆弧褶皱:褶皱面呈圆弧形弯曲;②尖棱褶皱:两翼褶皱面平直相交,转折端呈尖角状,且两翼等长;两翼不等长的尖棱褶皱叫膝褶褶皱;③ 箱状褶皱:褶皱两翼陡,转折端平直,呈箱状,常具一对共轭轴面;④扇状褶皱:两翼岩层均倒转,褶皱面呈扇状弯曲;⑤挠曲:缓倾斜岩层中一段突然变陡,呈台阶状弯曲。褶皱形态如图二、图三所示。
  图一 直立褶皱 斜歪褶皱 倒转褶皱 平卧褶皱
  图二 圆弧褶皱 尖棱褶皱
  图三 箱状褶皱 扇状褶皱
  (3)根据翼间角(构成褶皱两翼的同一褶皱面的拐点的切线的夹角称为翼间角)的大小可将褶皱描述为:①平缓褶皱:翼间角>120°;②开阔褶皱:翼间角70°~120°;③闭合褶皱:翼间角30°~70°;④紧闭褶皱:翼间角5°~30°;⑤等斜褶皱:翼间角近于0°两翼岩层产状近于平行。如图四所示。
  图四 根据翼间角描述的褶皱
  (4)根据褶皱的对称性,可以将褶皱描述为:①对称褶皱:褶皱轴面与褶皱包络面垂直,而且两翼的长度和厚度也基本相等;②不对称褶皱:褶皱的轴面与该褶皱的包络面斜交,而且两翼的长度和厚度不相等。褶皱形态如图五所示。
  图五 对称褶皱与不对称褶皱
  (5)根据褶皱的平面轮廓,即根据褶皱的某一岩层面在平面上出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之比,将褶皱描述为:①线状褶皱:褶皱的纵向和横向长度之比大于10:1,这是一种狭长形的褶皱,褶皱形态如图六所示;② 短轴褶皱:褶皱的纵向和横向长度之比在3:1-10:1之间;③穹隆构造:背斜构造的纵向和横向长度之比小于3:1;④构造盆地: 向斜构造的纵向和横向长度之比小于3:1,褶皱面从四周向中心倾斜。褶皱形态如图七所示。
 
  图六 线状褶皱
  图七 穹窿构造和构造盆地
 
上一篇 下一篇
  | 联系我们 | 内部员工系统 | Copyright? 2012-2015,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0421号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 安徽理工大学物探研究中心 安徽惠洲地下灾害研究设计院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www.kjwt.cn◆◆◆中国矿井物探网.cn ◆◆◆ www.kjw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