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服务部 廖平红
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需查明面内中小地质构造赋存情况,指导工作面生产。探测工作面内构造的方法主要有并行直流电法和无线电波坑透技术。此次主要介绍适用于大走向长工作面(>2 000 m)的并行直流电法探测技术。并行直流电法的采集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其采集的数据为全电场空间电位值,保持了电位测量的同步性,避免了不同时间电位测量数据的干扰问题。在煤矿采用双巷并行直流电法探测煤层内地质异常,对薄煤区的探测效果较好。
并行电法仪在探测薄煤区时,在工作面的两条巷道(一般是回风巷道和运输巷道)中沿侧帮腰线煤壁位置分别布置电法测线,每站无穷远极与电法测线在同一巷道,利用网络并行电法仪采集各巷道内电法测线的电位变化情况。这种方法无穷远极易于布置,故适用于大走向长工作面现场施工,其缺点是只能反映大范围煤层变薄区或无煤区等地质异常,对断层等窄带型地质异常反映较差。
对于探测相对较小的无煤区或电性差异较小的地质异常区,如断层带、煤层分叉等地质异常,为提高探测分辨精度,可采用双巷并行透视电法方式采集数据。该方法测线电极布置于一巷的煤帮中部,测线无穷远供电电极B布置在对面巷道,由B极与测线电极分别形成煤层工作面内双点电极电位场,其余测线电极同时测量各双点电位场电位变化情况;交换电法测线布置,再进行电位测量,从而对工作面内地质异常探测形成多次电位覆盖,达到直流电场透视效果。
通过网络并行电法处理系统,得出工作面双巷间二维电阻率分布情况。根据不同地质异常体与正常煤体间的电性差异情况,结合已知巷道揭露地质资料,以及该采面已有的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给出工作面煤层内地质异常区的性质及分布范围。
参考张国明,邱志诚,殷为斌《工作面内地质异常区电法探测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