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中国矿井物探网 | 返回华虹智能 |
 
Email:用户名 @ kjwt.cn 密码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52期 -> 第二版 -> 新闻内容
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军城煤矿21201工作面顶板富水性探测
新闻作者:祝云飞  发布时间:2012-11-01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祝云飞(华东办事处)
  摘 要:军城煤矿21201工作面构造较为发育,主采煤层12下煤。为确保21201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工作面开采前必须查明顶板富水性及断层、裂隙含水情况,本次探测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布置四个探测方向,轨道顺槽测点上共布置3个探测方向,3条联络巷也布置3个探测方向。对瞬变电磁探测数据处理采用YCS40(A)型矿用瞬变电磁仪配套的MTem2.0处理系统,根据皮带顺槽右帮(工作面外侧)的探测结果显示,外侧顶板局部存在富水性异常区域,分析局部区域富水性较强,建议提前进行钻探验证,预防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引起水害。
关键词:矿井瞬变电磁法;数据滤波处理;正反演计算;富水性异常区域
0 引言
  瞬变电磁法属时间域电磁感应方法。其探测原理是:在发送回线上供一个电流脉冲方波,在方波后沿下降的瞬间,产生一个向回线法线方向传播的一次磁场,在一次磁场的激励下,地质体将产生涡流,其大小取决于地质体的导电程度,在一次场消失后,该涡流不会立即消失,它将有一个过渡(衰减)过程。该过渡过程又产生一个衰减的二次磁场向掌子面传播,由接收回线接收二次磁场,该二次磁场的变化将反映地质体的电性分布情况。如按不同的延迟时间测量二次感生电动势V(t),就得到了二次磁场随时间衰减的特性曲线。如果没有良导体存在时,将观测到快速衰减的过渡过程;当存在良导体时,由于电源切断的一瞬间,在导体内部将产生涡流以维持一次场的切断,所观测到的过渡过程衰变速度将变慢,从而发现导体的存在。
 1 地质概况
  军城煤矿21201工作面为东翼二采区的首采面,位于二采区东北部。工作面西北为-425东大巷,南部为二采轨道、二采胶带两上山。南侧为正在准备的21203工作面。其他均为未开拓区。21201工作面靠近煤层露头,根据两顺槽揭露情况,七灰、六灰裂隙发育,局部含水性较强;五灰位于12煤上部26m,五灰均厚1.6m,浅灰色、层位较稳定,该区施工的探五灰钻孔揭露五灰少量出水,井下其他地方揭露五灰含水不均匀;三灰含水层位于12煤上部50m,均厚6.7m,其他地方揭露均含水,富水性较强,属较强含水层。
同时该工作面顶板七灰、六灰裂隙发育,局部含水性较强;五灰位于12煤上部26m,五灰均厚1.6m,浅灰色、层位较稳定,该区施工的探五灰钻孔揭露五灰少量出水,井下其他地方揭露五灰含水不均匀;三灰含水层位于12煤上部50m,均厚6.7m,其他地方揭露均含水,富水性较强,属较强含水层。
 2 瞬变电磁探测方法技术及数据采集
2.1仪器设备
  本次探测使用仪器为福州华虹智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YCS40(A)型矿用瞬变电磁仪,该仪器主要功能如下:
1、采样功能:①可设置测线号、测点号、发送频率、叠加次数、发送边长匝数、接收边长匝数、抑制系数、发送电压、日期等采样参数:②可采样二次磁场参数。
2、存储功能:①可存储采样的二次磁场数据;②存储容量:2048测点;③可查询存储的二次磁场的数据。
3、传输功能:①具备USB接口;②仪器存储的二次磁场采集数据可以通过USB接口传输到U盘。
4、软件主要功能:①自动增益:1倍、10倍、100倍、1000倍共四档;②采样叠加次数:32-2048次;③最小采样间距:1μs;④通过USB数据线向U盘传输数据。
2.2井下观测系统布置
  本次探测采集区域包含皮带顺槽的980m、轨道顺槽的970m、1号联络巷(距离切眼130m位置)110m,2号联络巷(距离切眼500m位置)100m和3号联络巷(距离切眼720m位置)100m。
本次主要是探测21201工作面顶板的富水性,所以在皮带顺槽测点上共布置四个探测方向,轨道顺槽测点上共布置3个探测方向,3条联络巷也布置3个探测方向。现场测点布置为每10m一个测点,具体的布置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图1 21201轨道顺槽单个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2 21201工作面联络巷单个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3 21201皮带顺槽单个测点布置示意图
 2.3 数据采集
  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在轨道顺槽共布置测点98个,每个测点探测三个方向;在皮带顺槽布置测点99个,每个测点探测四个方向;1号联络巷(距离切眼130m位置)、2号联络巷(距离切眼500m位置)和3号联络巷(距离切眼720m位置)共布置32个测点,每个测点探测3个方向,既考察巷道顶板上方100m范围电性的变化情况,也考察了工作面顶板及皮带顺槽外侧上方100m范围内电性变化情况。每组数据选择40个时间窗口。
 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3.1 数据处理
  本次瞬变电磁探测数据处理采用YCS40(A)型矿用瞬变电磁仪配套的MTem2.0处理系统,其处理主要流程为:数据上传—格式转换—数据滤波处理—计算晚期视电阻率—正反演计算—结果成图。
对21201工作面上方的富水性考察时,数据处理,以皮带顺槽切眼退后970m位置处为左边原点,皮带顺槽所在的坐标轴为X正半轴,皮带顺槽垂直方向为Y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笛卡尔坐标系,该坐标系与掘进实际测点相对应。

图4 21201工作面顶板30m层位富水性探测结果贴图  

图5 21201工作面顶板50m层位富水性探测结果贴图
 3.2 结果分析
  图4和5分别代表了21201工作面顶板上方30m和50m层位的电性横向及纵向的变化情况。图6是根据上述探测数据深度处理得到的结果,该切片代表了21201工作面从30m~50m电性横向及纵向的变化情况。

图6 21201工作面上方不同深度的电阻率切片
结合上述结果图可以初步得出:21201工作面顶板的富水性整体较强,具体分析如下:
(1)图4、5为21201工作面顶板上方30m、50m深度的切片,其中30m深度的切片显示在工作面距离坐标原点(皮带顺槽切眼退后970m处)80m~112 m(异常区1)、216m~312m(异常区2)、360m~440m(异常区3)、480m~624m(异常区4)、640m~832,m(异常区5)、840m~960m(异常区6)左右的区域视电阻率值较低,其中局部区域的视电阻率值在7 以下,分析该区域富水性强;而50m深度的切片显示在工作面距离坐标原点(皮带顺槽切眼退后970m处)60m~110 m(异常区7)、160m~320m(异常区8)、330m~460m(异常区9)、470m~710m(异常区10)、820m~960m(异常区11)左右的区域视电阻率值较低,其中局部区域的视电阻率值在7 以下,分析该区域富水性强。
(2)图4、5共显示11个低阻异常区域,异常区域1和异常区域7分析可能为顶板五灰富水或者是陷落柱引起的岩性变化造成;异常区域2和异常区域8分析顶板方向的五灰和三灰都存在强富水性,直接表现在巷道揭露断层处出水量增大,并且结果显示三灰的富水性要强于五灰;异常区域3和异常区域9分析顶板方向的五灰和三灰都存在强富水性,并且结果显示三灰的富水性要强于五灰;异常区域4分析为顶板五灰含水引起,在2号联络巷揭露断层时明显出水量增大;异常区域5分析为顶板五灰含水引起,局部可能为陷落柱引起的岩性变化造成;异常区域6分析为顶板五灰含水引起,局部为断层及陷落柱引起的岩性变化造成;异常区域10分析为顶板三灰含水引起,局部可能为陷落柱引起的岩性变化造成,并且相比异常区域5可以看出,三灰的富水性要强于五灰;异常区域11分析为顶板三灰含水引起,局部为断层及陷落柱引起的岩性变化造成,相对异常区域6的低阻异常区域面积要小,但是在部分区域的视电阻率值更低,说明相对富水性更强。
(3)图6为21201工作面顶板上方30m、50m和80m层位的切片,其中30m和50m的层位大致对应于工作面顶板上方五灰和三灰的地层信息,通过两个层位的切片数据,可以反映出局部区域五灰和三灰存在强富水性;由于受前两灰岩层的强富水性影响,体现在80m深度上低阻异常区域,这些低阻区域的可信度较低。
4 结论
  根据21201工作面皮带顺槽和轨道顺槽的地质资料,结合本次瞬变电磁探测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根据皮带顺槽、轨道顺槽及3个联络巷探测结果形成21201工作面顶板的富水性切片图,如图4、5所示,分别表示21201工作面顶板上方30m、50m深度的切片,图中30m深度的切片显示在工作面距离坐标原点(皮带顺槽切眼退后970m处)216m~312m(异常区2)、360m~440m(异常区3)、480m~624m(异常区4)、840m~960m(异常区6)为重点低阻异常区域,分析为强富水性区域;50m深度的切片显示在工作面距离坐标原点160m~320m(异常区8)、330m~460m(异常区9)、470m~710m(异常区10)、820m~960m(异常区11)为重点异常区域,其中局部区域的视电阻率值在7 以下,分析这些区域为强富水性。
根据皮带顺槽右帮(工作面外侧)的探测结果显示,外侧顶板局部存在富水性异常区域,分析局部区域富水性较强,建议提前进行钻探验证,预防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引起水害。
根据本次探测结果,结合矿方提供的地质及水文资料,综合评价21201工作面顶板整体富水性强。
上一篇 下一篇
  | 联系我们 | 内部员工系统 | Copyright? 2012-2015,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0421号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 安徽理工大学物探研究中心 安徽惠洲地下灾害研究设计院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www.kjwt.cn◆◆◆中国矿井物探网.cn ◆◆◆ www.kjwt.org